牛宝体育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特色举措及进展探析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4-28 11:02:32    浏览:

[返回]

  牛宝体育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特色举措及进展探析来源: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特色举措及进展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 31(9): 1057-1067.

  为引领中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并为全球工程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工程院于2014年着手创办《工程》系列期刊,现已形成“1+9+1”集群。近年来,在各主办单位共同努力下,《工程》系列期刊影响力显著提升,10种英文期刊中,8种被SCI-E数据库收录(其中1种进入JCR Q1区,5种进入Q2区,2种进入Q3区),2种被ESCI收录。《工程》系列期刊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我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刊群,发展潜力良好,未来目标是努力建成国际一流工程科技期刊群。

  《工程》系列期刊办刊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制度安排上,在工程院总体部署和推进下,发挥“全院办刊”优势,依托全体院士,凝聚中国工程院、相关高校和出版单位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学者和编辑队伍建设上,组建编委会、青年通讯专家群和专题编委会等学者队伍,学者多层次,学科广覆盖;多数期刊主办方采用合作编辑部模式,共同保障学术和编校质量。(3)内容特色上,把握前沿,围绕前沿主题出版专题是关键举措,双语出版是重要策略。(4)出版宣传上,面向全球拥抱开放获取,采用传统与社交媒体多种形式精准传播。

  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交流与展示的载体,成为国家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与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与国际一流期刊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代表中国科研水平和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构建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利于增强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参与权、话语权、评价权和主导权,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战略需要。随着科技进步和学术期刊转型,在国际期刊集团化运作、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集群化出版是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2019年8月,中国科协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团”的建设目标,说明科技期刊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9年9月,中国科协等七部委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首次设立了“集群化试点”项目。科技期刊集群化是指多种办刊模式相近、专业领域相关的期刊,通过整合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和集团化,将编辑与出版业务分离,联合优势出版社发挥各自特点互补共赢,统一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各刊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刊群建设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集群建设模式上,有主办单位模式,如最具代表性的中华医学会;有出版单位模式,如《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有集群化网络平台模式,如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等数字化集群平台。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国工程院肩负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到来,工程科技的作用日益彰显,对中国工程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引领中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并为全球工程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工程院于2014年着手创办《工程》系列期刊,现已形成“1+9+1”集群。本文旨在总结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概况、办刊举措和建设进展,为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建设提供参考。

  中国工程院下设9个学部,即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以及工程管理学部。为进一步发挥中国工程院最高学术机构的学术引领作用,为全球工程科技创新提供高水平成果发布窗口和交流平台,中国工程院于2014年谋划建设国际一流工程科技期刊群,2015年创办综合类期刊《工程(英文)》,整合11种期刊,组成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即以1种英文综合性工程期刊《工程(英文)》为核心,9种分领域英文期刊为主体,还有1种中文高端智库期刊,形成“1+9+1”刊群。9种分领域英文期刊的专业设置和领域分布与中国工程院9个学部对应,基本覆盖全部工程科技领域。《工程》系列期刊的办刊目标是聚焦全球工程科技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报道国内外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展望工程科技未来,以促进工程科技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

  (1)创刊时间跨越十余载。中文期刊《中国工程科学》于1999年创办;6种期刊(《机械工程前沿(英文)》《化学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能源前沿(英文)》《结构与土木工程前沿(英文)》《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和《医学前沿(英文)》)于2006—2007年创办;1种期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于2010年创办,2种期刊(《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和《工程管理前沿(英文)》)在2014年创办。为更好地引领工程科技进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同意,将2015年创办的《工程(英文)》作为《工程》系列期刊的“龙头”。

  (2)多方合作。《工程》系列的8种分领域英文期刊(机械、化工、能源、土木、环境、农业、医药和工程管理学部出版期刊)由工程院、主办高校和出版单位共同主办,1种期刊(《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由工程院、主办高校共同主办,主办高校所属出版社出版,形成“工程院-高校-出版单位”联合办刊模式。

  (3)采用国内外出版平台。《工程》系列期刊不仅具有出版单位自主创建的出版平台,还依托施普林格或爱思唯尔公司在海外发行。在出版语言上,《工程》系列期刊包括10种英文期刊,1种中文期刊。在出版周期上,多数期刊逐步由季刊向双月刊、月刊过渡,目前《工程》系列期刊包括2种月刊,4种双月刊,5种季刊。

  在《工程》系列期刊的办刊过程中,工程院统筹谋划,先后推出一系列举措,逐步形成工程院的办刊特色。

  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需要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期刊建设。在《工程》系列期刊办刊过程中,工程院与各主办单位一起,推动建立一套有效的办刊制度。

  《工程》系列期刊组建伊始,工程院即提出“全院办刊”的思路。为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期刊建设,工程院向全体院士倡议,鼓励院士和其他优秀科技工作者关注我国科技期刊建设,关注并支持《工程》系列期刊发展。为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工程院统一部署,邀请各学部主任担任本学部专业刊的共同主编,吸收各学部为期刊编委。同时,充分发挥工程院机关作用,使其成为期刊和院士们联系的纽带,甚至将期刊工作作为机关工作职责之一。工程院院士积极参与《工程》系列期刊建设,在编委会组织、专题组稿、期刊推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新形势下科技期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经受期刊出版国际化、数字化及市场化等外在因素冲击,还要解决专业、资金及人力等内在问题。为充分团结国内多种办刊力量,中国工程院推动形成“工程院-高校-出版单位”联合办刊模式。该模式汇聚工程院学术引领、高校人员组织、出版企业学术传播的综合优势。工程院发挥各学部和编委会院士专家力量,各高校借助学科优势及影响力,共同组建高水平的主编和编委团队。9个分领域英文刊,充分汇聚国内高校的办学特色和研究优势,参与的高校院所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和工程管理)、浙江大学(信息)、天津大学(化工)、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同济大学(土木)、清华大学(环境和工程管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参与办刊的出版单位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均处于中国出版行业领先地位,可为期刊提供持续和稳定保障。

  为使《工程》系列期刊统一思想,互鉴共进,工程院组织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刊联合发展研讨会”。从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连续举办六届,约半年举办一次,由各刊主办高校轮流承办。会议邀请工程院周济、樊代明等时任领导出席指导,各高校校长、期刊主编、编辑部成员、主办单位代表等共谋发展。会议还邀请中国科协等期刊主管单位领导和科睿唯安等企业代表,探讨如何做好期刊工作。每次会议形成纪要,会后予以落实。通过例行研讨会,交流办刊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促进工程院、高校、出版企业之间沟通,形成合力。

  工程院每年举办10场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2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70场学部级学术活动,形成“1-2-7”学术会议体系。工程院整体部署,推动主办的学术会议与《工程》系列期刊工作结合,一方面办好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和学部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争鸣,切实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强学术出版工作。为此,各学部将每年的学术活动与《工程》系列期刊专题组稿挂钩,由各期刊编辑部和学部办公室与负责组织会议的院士对接,共同参与组稿。同时,在学术会议上推介《工程》系列期刊。

  在工程院学部支持下,《工程》系列期刊结合办刊之需,探索创办前沿论坛,纳入学部级学术活动,如《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于2019年开始举办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论坛(FITEE Forum)。该论坛围绕《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已出版或拟筹备的专题开展,由专题客座主编担任论坛主席,或邀请论坛主席担任专题主编。目前已围绕人工智能、5G/6G无线通信等前沿热点主题举办了4期论坛。如2020年5月举办的第4期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与计算系统的融合发展,由卢锡城院士、廖湘科院士担任主席。邀请吴汉明院士、王坚院士等12位业界知名专家深入交流研讨我国人工智能关键软、硬件的发展战略,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从第3期开始,《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与《工程(英文)》联合主办FITEE论坛。

  期刊承载的内容是决定期刊影响力的根本,是期刊质量的核心要素和决定条件。工程院发挥院士队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需求、新机遇、新形势,紧盯重大工程前沿发展趋势,组织前沿专题,预测技术发展趋势与产业发展前景,推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考虑到《工程》系列期刊的综合性,为聚焦前沿领域,吸引国内外一流学者关注,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2016年工程院提出专题出版策略。2017年,工程院发布《关于请各学部做好2018年年度分刊专题组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刊落实。为使专题出版工作有章可循、保证质量,工程院专门制定《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专题出版工作办法》,对专题规模、主题选取、编委会组建、编委职责、工作方式及流程等加以规范。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具备一流的前沿问题把握力。2016年12月,中国工程院联合科睿唯安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启动“全球工程前沿研究”战略咨询项目。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据挖掘与专家研判相佐证、研究前沿和开发前沿相综合的方法,研判全球工程研究前沿和开发前沿,以发挥工程院学术引领和服务决策的作用。项目按学部和期刊设置9个领域组,负责组织学部院士和本领域专家研判和解读前沿牛宝体育,包括提名前沿主题,筛选、解读本领域前10个前沿。领域组组长由学部主任(副主任)、《工程》系列期刊主编担任,课题组成员包括领域相关院士、专家、期刊编委、编辑、文献情报人员以及学部办公室成员等。最终9个学部各遴选并解读10个左右工程研究前沿和10个左右工程开发前沿,深入解读3个重点研究前沿和3个重点开发前沿。研究报告每年一期。2017年,作为项目首次尝试,形成了《全球工程焦点2017》中英文报告;之后,随着项目研究方法日益成熟,分别完成了《全球工程前沿2018》《全球工程前沿2019》中英文报告,并向全球公开发布。

  “全球工程前沿研究”战略咨询项目是中国工程院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的又一重要举措,是认真贯彻落实习总在“科技三会”上讲话要求,落实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世界科技新方向,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参考建议。该项目在为国家提供科技决策参考的同时,也为《工程》系列期刊提供了优质选题和优秀学者资源。各刊针对遴选的工程研究前沿和开发前沿,尤其是重点前沿,邀请知名专家撰稿或组织出版专题。随着项目持续开展,一方面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专家学者参与程度更高,遴选的前沿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可,另一方面与期刊工作结合更加紧密。

  《工程》系列期刊编委会成员由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声望和国际影响力的学者担任,要求编委学风严谨,为人正派,责任心强,能够积极承担相应职责。《工程》系列期刊编委会一大特色是,按照工程院统一部署,邀请各学部主任担任本学部期刊的(共同)主编,吸收各学部、院士担任本学部期刊编委。国际化编委会被视为世界一流期刊的特征之一。《工程》系列期刊强调编委的国际化,注重编委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邀请工程院外籍院士以及其他国家工程院或相近机构院士担任编委,是《工程》系列期刊编委会建设的另一个特色。10种英文期刊中,8种有外籍主编或副主编。

  为发挥青年学者的活力和热情,协助编委会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期刊影响力和声誉,《工程(英文)》于2017年成立青年通讯专家队伍,首批招募30多位青年学者。要求对期刊工作感兴趣、有热情,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科研经历,治学严谨,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力,担任过其他学术期刊编委或有办刊经验。通讯专家以国内学者为主,便于与编辑部配合,灵活高效地开展工作。通讯专家协助编委会参与审稿、投稿或约稿,推介期刊,支持特色栏目建设并献计献策,为办刊带来新气象。通过组织座谈会、青年前沿论坛等形式,激发青年通讯专家的工作热情。根据贡献情况,动态调整名单。借鉴《工程(英文)》经验,其他刊也陆续组建通讯专家队伍,如《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于2019年7月首批聘请43位通讯专家。

  如前文所述,为更好地完成专题出版工作,工程院专门制定专题出版办法,对专题编委会组建作出规定。专题一般聘请2位主编,国内外各一人,邀请本领域极具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权威专家担任。其中,国内专题主编一般由热心期刊工作的院士担任,国外专题主编非华裔为佳。根据需要设置执行主编1~2人,负责组织约稿、审稿等工作。执行主编应为一线优秀专家,能够真正履行职责,国际学术交流活跃,最好具有国际学术期刊办刊经验。专题编委由学科内具有重要学术影响,有精力、热心参与期刊工作的国内外院士或中青年专家担任。编委会通过开展专题启动会、组稿会、工作会和审稿会推进工作。

  《工程》系列期刊均属于综合性期刊,其常设编委学科覆盖面相对有限。通过组建专题编委会,与更多细分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产生交集,提升了期刊的知名度。专题完成出版后,专题编委的任期即告结束,但参与组织专题的学者在组稿、评审、推介等方面可以长久地为期刊提供支撑。

  英文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期刊质量。我国英文期刊大多隶属于科研院所、高校或医院,但这些单位以科研、教学和医护人员为主,期刊部门在许多单位并非主流,而英文专业期刊编辑需要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英文表达能力。对于英文期刊普遍存在的编辑人员不足的问题,《工程》系列期刊主办方采用合作编辑部模式,由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出版社的编辑共同负责,有效保障《工程》系列期刊的学术和编校质量。

  作为工程领域的综合性期刊,围绕各领域前沿主题出版专题,是《工程》系列期刊的关键举措。专题选题立足于国际工程科技界研究与开发的前沿、热点、难点、争论焦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引起国内外工程科技界广泛关注,来自编委等学者推荐、工程院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全球工程前沿研究战略咨询项目遴选的前沿等。

  在工程院的统一部署下,专题出版取得显著成效。以《工程(英文)》为例,截至2020年6月,已组织了40多个专题,每个专题10篇左右文章。其中2017—2019年共计出版了27个专题,414篇文章。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分析其引用情况,包括总被引频次、每年平均被引频次等,详见表2。可以看出,《工程(英文)》出版的专题总共被引用了2690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5次,h指数为25。以整期而论,总被引频次和平均每年的被引频次最高的是2017年第5期,其包含“智能制造”“动物营养与饲料”和“增材制造”3个专题,其次是2017年第3期,只包含“绿色化工”专题,第3位是2017年第1期,包含“组织工程”和“微生态”2个专题。这些专题来自机械、农业、化工和医药卫生领域的前沿热点。

  《工程》系列期刊在加大力度组织出版前沿专题的同时,加强刊群联动。如围绕“人工智能主题”, 2016年潘云鹤院士在《工程(英文)》发表《人工智能走向2.0》一文;2017—2018年,潘云鹤院士在《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连续组织两期人工智能2.0专题,截至2020年8月,两期专题(分别14篇、13篇文章)在WoS上篇均被引频次分别约20次、15次;2020年,《工程(英文)》出版“使能技术 赋能社会”人工智能专题,由吕跃广院士担任主编。《工程(英文)》与《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于2020年4月25日联合举办在线论坛,邀请共同组织者以及专刊作者代表,联合解读这几期专刊。

  《工程》系列期刊在立志成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群的同时,也旨在成为体现我国工程科技水平的窗口。按照工程院部署,《工程》系列期刊既要以英文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又要以中文为国内科技工作者提供有价值、易阅读的内容。期刊在做好英文出版的同时,结合自身情况,采用不同方式提供双语内容,使得中国科技工作者可以用母语阅读工程技术领域先进成果,促进科技成果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同时提高《工程》系列期刊在国内科技工作者中的影响力。有的期刊提供全部文章的全文翻译,如《工程(英文)》;有的提供每篇文章的中文摘要,如《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有的选择部分重点文章/专题翻译,如《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等。与此同时,工程院组织力量,将智库期刊《中国工程科学》的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以电子版在网站呈现,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宣传中国的智库研究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工程》系列期刊为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施普林格、爱思唯尔等知名出版社合作,“借船出海”。

  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是学术界和出版界为推动科技成果免费、快速、无障碍传播而采取的行动,目的在于促进科学交流,提高科研效率,提升科研成果的公共利用程度。为最大限度传播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目前《工程》系列期刊在国内出版平台可免费获取全文,在国际出版平台采取全部(如《工程(英文)》和《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或部分文章开放获取模式,提高文章显示度和可获得性。

  在数字化出版大趋势下,建立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多渠道精准传播体系,对提升科技期刊内容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期刊网站全文上线后,需要尽快让内容进入传播渠道,提高覆盖率。《工程》系列期刊面向国内外读者开展内容推送服务,包括传统的邮件推送和新兴的社交媒体推送。

  在邮件推送方面,分别与科睿唯安和清华大学AMiner合作。前者基于WoS大数据定位目标读者,包括同领域、相关学科、影响因子相近或者存在“引用-被引用”关系的期刊读者,以及相关研究较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文章合集、要事推广、单篇推送等方式。后者为《工程》系列期刊提供每月推送服务,覆盖5类目标人群,包括文章作者合作圈、对标期刊读者、相关机构科研人员、关键词匹配学者和参考文献作者。

  以上从工程院整体制度安排、学者和编辑队伍建设、内容特色、出版宣传4方面总结了《工程》系列期刊办刊特色:

  (1)制度安排上,在工程院总体部署和推进下,发挥“全院办刊”优势牛宝体育,依托全体院士,凝聚中国工程院、相关高校和出版单位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学者和编辑队伍建设上,组建编委会、青年通讯专家和专题编委会等多种类型学者队伍,学者多层次,学科广覆盖;多数期刊主办方采用合作编辑部模式,共同保障期刊的学术和编校质量。

  (4)出版宣传上,面向全球拥抱开放获取牛宝体育,采用传统与社交媒体多种形式精准传播。需指出的是,《工程》系列期刊各有领域特色,有待各刊分别阐述。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是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学术特色和社会效果的综合体现。尽管有一定局限性,影响因子仍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可相对客观地反映期刊载文质量。表3给出了《工程》系列期刊数据库收录情况、2016—2018年发文和引用情况。除《中国工程科学》数据取自中国知网,其他期刊的数据源于科睿唯安公司2019年6月发布的JCR和WoS平台上的SCI-E或ESCI,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从总发文数量看,《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最多,而单期发文最多的是《中国工程科学》。从篇均被引频次来看,《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和《工程(英文)》领先,都超过7次/篇。论文被引率方面,《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最高,达到94.8%。

  分析期刊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即可大致了解期刊学术影响力成长情况,图1展示了中国工程院《工程》系列期刊JCR影响因子变化情况。《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和《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在2015年以前已获得影响因子(后者在2014—2015年是以另外刊名出现),《化学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和《医学前沿(英文)》均于2015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工程(英文)》和《结构与土木工程前沿(英文)》于2017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机械工程前沿(英文)》和《能源前沿(英文)》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从图1可以看出,《工程》系列期刊整体影响力持续增长,尤其《工程(英文)》影响力快速提升,2017年首个影响因子达到2.667,2018年提升至4.568,排名Q1区第7(前10%),位列国内工程综合类期刊首位,2019年进一步提高到6.495,提升至第4位。2019年,8种期刊均进入Q3及以上分区,Q2区期刊从2种增加至5种,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十分接近Q1区。除《能源前沿(英文)》首次获得影响因子,其余7刊相比2018年影响因子平均提升了56%,其中《机械工程前沿(英文)》提升了148%,《医学前沿(英文)》提升了85%,《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提升了55%。《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近3年从Q4区连续上升到Q2区,每年一个台阶。

  《工程》系列期刊的国际化包括出版语言国际化、稿源国际化、编委国际化、运营国际化等,在第二节已有介绍。本节重点分析《工程》系列期刊编委和作者国际化程度。有研究表明国际化的编委和国际化的作者与期刊的国际知名度相互促进,期刊的编委和作者国际化水平越高,其国际影响力越大。《工程》系列期刊国际编委占比和国际作者情况见表4(统计截至2019年6月)。这里的发文数仅指在WoS核心合集检索到的2016—2018年累计发文数量,未统计《中国工程科学》的数据。10种英文期刊的国际编委和国际发文作者平均占比分别为42.2%和47.4%。从编委看,《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工程(英文)》《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3刊的国际编委占比超过50%,另有5刊超过1/3。从作者看,《结构与土木工程前沿(英文)》《能源前沿(英文)》《化学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工程(英文)》4刊国际作者参与发文占比超过50%,另有4刊超过1/3。

  近年来,国家不断给予科技期刊政策支持,激励先进,助推我国优秀科技期刊攀登世界一流期刊高峰。2013年11月,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2019年10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程》系列期刊在“提升计划”和“卓越计划”项目申报中取得佳绩(表5),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工程》系列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得到出版业界和学者认可。特别是《工程(英文)》影响力快速提升,位列国内工程类综合期刊首位,入选“卓越计划”领军期刊项目。除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入选项目还为期刊争取到评价的有利位置,保障了优质稿源。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鼓励优秀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并指出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基础类研究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原则上应不少于1/3。同时强调高质量论文在论文评价中的重要性,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

  中国工程院早在2014年就启动《工程》系列期刊建设,具有决策前瞻性。在工程院总体部署和各主办、出版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工程》系列期刊影响力显著提升,在较短时间内成为我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英文期刊群。当前正是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的良机,就《工程》系列期刊而言,如何充分发挥工程院品牌和期刊群资源优势,为国内外工程科技领域优秀成果提供更好的发表、交流和推广平台,是《工程》系列期刊办刊人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淡化SCI导向的政策下,笔者判断,短期内影响因子仍将继续扮演关键指标的角色;长期来看,需要我们对工程科技期刊的本质和定位进行深入思考。我们不必纠结于评价影响因子本身,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制订适合自身刊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办刊还需“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8年10月,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期刊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给期刊出版带来的重大机遇,发挥工程院期刊集群优势、品牌优势,加强学术引领平台建设,打造集期刊、会议、咨询、专家库为一体的期刊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增强新型出版模式,提供高效精准的知识服务;加强对国内科技界、产业界的服务能力,让产业界工程师、企业家更方便地了解到最新国内外重大创新成果,切实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可以说,工程院对结合自身特色创办学术期刊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布局,该意见为《工程》系列期刊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特别强调的知识服务,正如《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中指出,依托融合出版,提供知识服务,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迈向6G的新时代,还需要重新审视“期”“刊”的内涵,注重提升出版时效性,以新技术加强推介、传播。《工程》系列期刊要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期刊,要走的路还很远。

搜索